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4年10月9日星期四

Ishaan Tharoor: 4 reasons Hong Kong’s protests failed (and 4 reasons they didn’t)



Hong Kong's pro-democracy demonstrations have petered out.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few protest encampments and blockaded streets, life has mostly returned to normal in this bustling Asian metropolis. It's a far cry from the heady days last week when the world's attention fixed on the hundreds of thousands joining in the occupation of the heart of the city center.
A slow process of talks with the local government seems about to begin, and critics of the protesters have grown noisier. But does that mean the protesters — many of whom were colleg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 have lost? Here are some reasons why the protests may have failed, and why they have not.

4 REASONS THE PROTESTS FAILED

The protesters won next to nothing

Despite all their labors — the rallies convened, the rain squalls endured, the water bottles distributed, the hours spent on the hard asphalt of some of Hong Kong's main roads — the students did not achieve any of their central demands. Hong Kong's top leader, Chief Executive Leung Chun-Ying, remains in office and is showing no sign of voluntarily stepping down. The pro-democracy camp's quest to win genuine universal suffrage from Beijing appears, as it perhaps always did, a hopeful aspiration with little chance of being realized. The student organizations that mobilized the protest are now attempting to hold talks with Hong Kong's government in a bid to show their supporters some tangible success, but it's unclear how much they'll be able to gain from it.

The restraint and patience of the authorities

The main catalyst of the protests was the overreaction of Hong Kong's government and police: first in briefly detaining 17-year-old student leader Joshua Wong on Sept. 26 and, two days later, firing 87 rounds of tear gas on protesters near Hong Kong's government headquarters. This heavy-handed action galvanized a critical mass of Hong Kongers and immediately placed the events in the former British colonyy in an unwelcome historical frame: that of Beijing's 1989 crackdown on student democracy demonstrations in Tiananmen Square.

But in the days thereafter, as the protests swelled and angry crowds gathered in front of police barricades, the authorities behaved with calm and patience. (It's unclear to what extent Hong Kong police were involved, if at all, in the violence directed at protesters on Friday by suspected "triad" elements.) Hong Kong's government ceded some of the city's busiest streets to the protesters and did not follow through on threats to clear out the occupied areas. It opted to wait out the protesters, many of whom were bound to return to their jobs and classes by the end of last week's holiday period. The patience of the authorities eclipsed the sheer willpower of the pro-democracy camp.

A lack of leadership

Hong Kong's protest movement, like many of the recent uprisings that have captured the world's imaginat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its decentralized nature. The student leaders chased by reporters insisted that they had little control over the tens of thousands occupying Hong Kong's streets. There were no clear hierarchical chains of command. And there was no focal figurehead around whose moral authority the protesters could rally.

Frequently last week, protesters complained of not knowing what they were working toward each day of the occupation; others said they would not follow various directives and entreaties of student leaders if they disagreed with them. Leadership matters — not just for the sake of building a movement, but also to give it credibility and momentum. The latter, at least, seemed to fade quickly on the streets of occupied Hong Kong.

Loss of popular support

The protests closed some of Hong Kong's central arteries, snarling the city's traffic, shutting down tram lines and scrambling the commutes of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ordinary residents. In the packed commercial neighborhoods of Causeway Bay and Mong Kok, student occupations came up against frustrated locals, many of whom had no qualms with the students' political convictions but resented the harm done to their livelihoods. Once it became clear that the police would not initiate any sort of heavy-handed crackdown, the protesters had to fight an uphill battle to retain public sympathy. "People are getting tired of the inconvenience," one protester told me Saturday night. "We're going to have to leave soon."


4 REASONS THEY DID NOT FAIL

The protesters have the moral high ground

In the face of Beijing, run by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ruthless politicians, and a local government largely seen as detached and incompetent, it was easy to be charmed by the protesters. They were rallying for democratic rights they believed are owed to their city — not the chaotic overthrow of the status quo. Their cause was marked by an astonishing self-discipline and collective ethic, best exemplified in the protesters' remarkable efforts to clean the occupation site, care for one another's well-being and even recycle. Moreover, they practiced non-violent civil disobedience, raising their hands as a mark of peacefulness even at moments of intense provocation.

The protests were not going to loosen Beijing's authoritarian grip over Hong Kong in the space of one week. But they did illustrate how tight and cruel that grip can be.

The occupation laid down a marker

In the eyes of many outsiders, Hong Kong is not a necessarily "political" place. It is defined by its hustle and bustle, its jet-setting, cosmopolitan banker elites, its tales of rags-to-riches fortunes. The city is a no-nonsense, free-wheeling global entrepot. It's about commerce, not politics. That was the philosophy that governed British colonial rule in the territory and which was continued after the 1997 handover to China.

The protests were a shock to the system. Hong Kong sees marches and vigils every year, including when thousands commemorate the June 4 anniversary of the events at Tiananmen. But the events of last week were unprecedented: protesters didn't just march, but seized territory and shut down parts of the city. It turned into a landmark episode in Hong Kong's political history. And it will have real effects: Even if he survives the protests, it's possible Chief Executive Leung — now unpopular among Hong Kong's oligarchic elites as well as Beijing's disappointed politicos — may be compelled to resign not long from now.

The protests politicized a new generation

The most memorable protest leader is 17-year-old Joshua Wong,  a spindly waif of a teenager who looks like his natural place still belongs before an Xbox, not the barricades in front of a top official's office. As he resisted reporters' attempts to hail his own achievements, he seemed to epitomize the sense of purpose voiced by many in Hong Kong's new protest generation. "I'm organizing," he explained to WorldViews last week, "because thirty years from now, I don't want my own kid to be on the streets, fighting for democracy."

Everywhere you looked at the height of the protests, you saw young students chanting, singing songs, passing around supplies, swapping stories, painting banners, and sharing the moment together. The events of the past week will live long in their minds. "We are here together to be with each other," said Serena Lee, 22. "We know this will be a long war."

The underlying problems will not go away

And they'll have plenty of ammunition in the years and decades to come. Hong Kong's rowdy media and sophisticated civil society will not be so easily bent by Beijing's agenda. Moreover, the protests weren't just animated by the issue of elections and democracy. The students were also launching scathing attacks 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ir own city, a celebrated capital of global finance that happens also be one of the most unequal societies on the planet. The systemic problems that are coming to the fore in Hong Kong — the poverty gap, the impossibility for many to own property — will be difficult to tackle. Hong Kong's new army of dissidents will know when to fight their next battles.

2014年10月8日星期三

林和立: CY推動「愈亂愈好工程」

「雨傘革命」是香港自1840年開埠以來頭一次人民力量的大爆發。港人不畏強權、不怕催淚彈而膽敢站起來向出賣港人的特區政權以及愈來愈走向香港政治前台的北大人說「不」。但佔中發起人與學生鬥士面對的是一個從來只知道討好中南海、狐假虎威地用中共專政機器恫嚇港人的689特首」梁振英。「雞蛋挑戰高牆」的下一步要考慮以下的嚴峻因素。

問題一:民主派議員與佔中背後的學者大多呼籲學生作「戰略性撤退」。但即使是短暫的緩兵也要看馬上開展的「學生精英VS好打得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
馬拉松談判的結果。中國式選舉的定義是投票前勝負已分曉;而在瀕臨淪陷的香港舉行的談判可能是拖字訣的代名詞。首先,奶媽林鄭沒有權力改變她在北京的眾多老闆定下的「北韓式」特首選舉方案。當然林鄭本人亦覬覦特首寶座,沒有理由寄望她會為港人的民主夢賣命。

問題二:即使以林鄭為首的政改三人組願意捨身向中南海反映民情與以懷柔手段對待回歸後香港的最大政治危機,絲毫不願意放權的CY亦會繼續充當談判的絆腳石!事實很簡單。CY的治港理念是毛澤東說過,而且習近平主席極度欣賞的四字真言:「愈亂愈好」。香港愈亂、「海外敵對勢力」在港炮製的「顏色革命」愈兇險,CY的特首位置愈穩。如果香港的亂局延續,在香港沒有任何認受性的狼英甚至有機會連任,怪不得前不久 689慫恿對他恩重如山、但身體與公信力都有問題的董伯伯出山搞個什麼高級國際顧問委員會,目的是為他連任掃除障礙。

CY在回歸後一直是行政會議成員,並扮演老懵懂與貪曾和中共高層的「高級信差」。但梁沒有當過部長級職位,極度缺乏行政與管治經驗。689的專長是搞政治泥漿摔跤,尤其是文革式的「文攻武鬥」,拉一派打一派。香港自狼英上台後便陷入內部分化、政經內耗的深淵,什麼「愛字頭」、「反佔中」等近乎流氓、社團組織紛紛起來以卑劣的手段撕裂香港社會,上星期在旺角街頭上演的大龍鳳便是狼英亂港的最佳寫照。同時,梁在設在特首辦與中央政策組的「心戰室」,大量炮製老美與其他「境外反華勢力」在港發動「和平演變」、「顏色革命」的陰謀論,而北京派駐香港的安全部人馬則大量收集兼捏造所謂CIA駐港臥底與他們「合謀者」的黑材料。

9.28催淚彈事件後佔中三子與學聯都要求梁振英辭職,但死要面子的習總當然不會答應,中國媒體還高度表揚689的「政績」。老奸巨猾的狼英當然明白他已成為中共的政治負資產,而且他需要為1997年以來特區最大鍋的管治危機負政治責任。但香港的亂局一天沒有平息,他的烏沙帽便不會丟掉!而且梁向中聯辦與北京撰寫的報告都以毛澤東時代的語言強調「美帝滅我之心不死」,意思是香港的「顏色革命」是「超級大國暨國際警察」發動的,擁有警力不到三萬的特區政府沒有足夠資源跟老美打不對稱戰爭。

與狼英一起推動「愈亂愈好工程」的哥們,還有在中聯辦內外工作的起碼六、七千大陸幹部與公安部和國安部人馬。要知道香港是個肥缺,這些駐港人員都與掌握香港經濟命脈的中資企業高層關係密切,當然「油水」亦十分吸引!駐港幹部與特警都想長期留在特區發財,但假如香港什麼都和諧穩定,他們可能幾個月內便要調回祖國,而且還要向中紀委與監察部交代他們在港撈了多少「外快」!

當然,香港的「亂局」不可能無休止。據北京消息人士說,習總已命令狼英在11月北京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年會前搞掂「佔中暴亂」。APEC是中共從去年便開始籌備的頂級外交與國際經濟盛會。暫定下月1011日舉辦的國家元首大騷,將是 APEC的重頭戲和習總個人表演的大舞台!習總將與奧巴馬與各國領導舉行非正式高峯會,試想,假如香港問題到下月中還解決不了,特區政府部門還被佔中志士包圍,自詡為13億人民「中國夢搞手」的習大大將面目無光。而且號稱「圍堵中國旗手」的奧巴馬很可能會與其他西方政要在APEC會議內外發放支持香港人民爭取高度自治的言論!

一向鄙視民主與民主派議員、佔中知識份子與良知學生的狼英,當然不會主動跟「反對派」妥協,他也絕對不會遊說北京放寬2017年特首選舉的安排。權慾薰心但絲毫沒有新思維的689,唯一的籌碼是繼續分化香港,如果真的沒有其他辦法「平亂」的話,就可能動用最近經常作「反恐」演習的解放軍駐港部隊,或已配備香港員警制服、會說廣東話的廣東公安與特警。狼英據說在2003年就主張動用催淚彈打殘抗議「二十三條」惡法的示威者,他當然知道武力清場很可能導致玉石俱焚。但這位自八、九十年代已瞓身部署「贏取特首寶座」工程的大野心家不怕當香港的千古罪人,他怕的只是喪失權力和「偉光正」大佬的眷顧!

林行止: 對話要領在背後 外部勢力非熱腸

一、寫稿的時候,學聯與政府的「對話」能否如期於明午四時召開,看雙方就議程及地點各自表述的情況,仍是未知之數;如果順利召開,會否「談得攏」而定下後會之期,更是誰亦無法說得準。目前可以預估的是,不論「對話」展開與否,金鐘現場均會十分熱鬧「對話」拉倒,滙聚於此的學生和市民必會躁動;「對話」召開,一起看直播的群眾則會對屏幕大發議論……。明天入夜金鐘必然十分「熱鬧」!

不管內地官媒如何報道和評論(事實是抹黑)「雨傘運動」(卓文在昨天的專欄中稱之為「遮擋運動」,更恰切更傳神,香港人其實說「雨遮」多於「雨傘」),筆者相信中央決策官員不會相信這次由學生主導的公民抗爭活動,有令蘇聯集團變天蘇聯本身解體的「顏色革命」的「負能量」,因為香港市民不僅手無寸鐵,且無縛雞之力,根本無法無力無膽無意「造反」;另一方面,「外國勢力」即使同情「雨傘運動」,「看在錢銀份上」,充其量只會隔海看熱鬧,不可能暗助遑論真的出手相助。香港因此「得個嘈字」,對中共政權並無絲毫「殺傷力」。換句話說,香港絕無可能動搖中共的統治(支聯會年年高呼打倒中共的口號而北京置若罔聞,便是深明其完全發揮不了實際作用),事無大小均須聽從北京指示的特區政府,因而未獲授權可動用「大殺傷力武器」彈壓群眾,北京當然更不會調解放軍入城。

經過這麼多年,香港人對於「外國(來)勢力」介入香港事務的有效性,應當非常清楚;那是,所有國家參與外國事務的前提為「是否有利於吾國」,如今中國全方位崛興,別說在許多國際事務上西方國家需要中國的同意或協助,僅就經濟層面而言,失去中國市場或中國投資,對眾多國家都會造成某種程度的困難(或對本已疲不能興的經濟發生雪上加霜效應),因此,在現階段向這些國家求助,若非碰一鼻子灰便是空手而回……


二、被傳媒稱為千福BB的美國駐港領事,數月前不是意氣高揚擺出一副帶引香港民主運動的言行嗎?然而,在「雨傘運動」啟動後,某些人極需要他的「精神鼓勵」的時候,他真像BB般「被」銷聲匿迹,在避無可避時充其量隔空說些無關痛癢模棱兩可(取態中立?!)的話,與香港民情完全脫節!筆者實在無意批評這位熟悉中國事務的美國外交幹員,只想指出這種人只會盡忠職守為其祖國利益發聲(這是外派官員的首務)。當他們的國家與中國就某些有共同利益問題出現爭執時,他們會做出一些不利北京的表態,以之作為該國政府與中方交換利益的籌碼;近來千福BB不僅沒有去金鐘表演支持港人爭取真普選,幾近完全禁聲,這不是他「變」了,而且美國有求於中國,他於是對香港的民主運動興趣缺缺!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本欄的《陰柔招數拔異己 和平革命卻瘟神》,是《獨裁者精乖了》的「讀後感」。這本書的《導言》說的明白︰「專制國家並不特別害怕美國,因為世界的互動日趨頻密。美國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還是委內瑞拉石油的最大買主……,在許多重要的戰略議題上,美國必須仰仗俄國外交上的支持,聯合國的制裁對專制獨裁國家而言,往往不痛不癢,外國人權團體若發出抗議,只須驅逐出境即可。事實上,外國的介入,不論是美國、聯合國,還是國際刑事法庭等組織,往往是獨裁者極有用的擋箭牌(useful shield),可以用來掀起國內的民族主義熱潮,鼓動人民團結起來保衞國家!」

筆者衷心希望香港的有心人,今後不要再去「游說列強」支持香港了,因為他們的國家利益凌駕港人權益,港人只會被利用而不會得到什麼實質協助,實不至的口惠(另一種假大空)是沒意義沒意思的;而不這樣做,還會免去被指斥為「勾結外國勢力」的「賣國賊」。這種罪名的後果可大可小。

在政治和經濟上有求於中國,外國尤其是販賣「普世價值」的美國,不會為香港這個政治作用甚低的經濟城市和北京硬碰。不過,中國一旦縱容特區政府對和平示威群眾動用有殺傷力的「暴力」,便肯定有嚴重效果,因為深受基督教倫理影響,西方國家的消費者會要求企業別和中國做生意和拒買中國製造的商品;投資者則會要求機構投資者撤出中國(和香港)市場……。即使西方國家政府袖手旁觀只出「口術」,中國經濟和香港金融都會遭受重大衝擊。

除非中共的統治受威脅,不然,中國絕不容許特區政府「重拳出擊」!


三、二月二十六日本欄提及「和平抗爭運動理論大師」真沙普一九九三年為緬甸民主運動而寫的《從獨裁統治走向民主政體》G. Sharp:From Dictatorship to Democracy;可從TheAlbert Einstein Institution同名網站免費下載;據出版資料,二○○五年有中譯本),其附錄一巨細無遺地臚列了數百項「和平抗爭」(Nonviolent Action)必須採取的步驟(可視為「和平抗爭者手冊」),舉其犖犖大者,有組織者在行動前要發表「正式聲明」(扼要有力地述說發起抗爭的理由)、大事宣傳以廣周知(在網絡時代這並無困難)、採用有象徵性的標誌(如黃絲帶〔十九世紀美國女性爭取投票權的標誌〕)、舉辦公眾論壇或討論會……。「三子」和「兩學」發起的「雨傘運動」都做到了。

現在是能否進行「對話」的敏感時刻,真沙普在本書闢專章談此命題(第二章︰《談判的危險性》),他指出「談判」(或「對話」)是解決衝突的有用工具,任何一方,只要並非抱玉石俱焚心態,應爭取任何談判的機會;不過,「談判」不一定能達成雙方滿意的結論not...reaching a mutually satisfactory solution),「滿意」很多時要「鬥爭」才能獲致。至於弱勢的一方是否有在「鬥爭」中滿足訴求的潛力,便要知己知彼,審時度勢,不可輕舉妄動。

真沙普認為,獨裁者提出通過談判解決爭端,其出發點許多時是「詭詐」的,因為這極可能是強勢的一方軟硬兼施迫使對手放棄抗爭的手段。當然,真沙普的對象是國家和可能威脅到其權力的反對派,與獲北京全力支持,有警力、情報人員、線民及僱傭兵(流氓)的特區政府和除了滿腔熱誠什麼都無有怕的學生(和市民)完全不同……。這次「對話」之能否成功,「三人組」不是關鍵,北京是否願意稍微後退半步才重要。由於十八大四中全會在本月二十至二十三日舉行,中共理順「家事」後,便可放手處理香港問題;但繼之而來的是十一月初在北京舉行的亞太國家領袖峰會(原本在港舉行),是政治敏感期。因此,如果學聯與政府成功啟動「對話」,筆者相信將是一次「馬拉松式」的會議。

練乙錚: 「公民提名」大陸也有 「經濟崩潰」不值一哂

特府官員在政改諮詢過程中,一直說不出「公民提名」「兩不」(不符《基本法》、不是民主程序)的法理,只能學着國務院政改《白皮書》裏的內容講空話,以勢壓人。引發大規模佔領運動了,又以「佔中導致經濟崩潰」論恐嚇港人。兩者都說明特府江郎才盡。

一、大陸選舉可以「公民提名」,為何香港不容?

學生即將開展與特區政府的政改對話,第一場的討論議題定作「政制發展的憲制基礎及法律規定」,好得很,代表們應該不惜一切爭取普選特首方案包含「公民提名」。港人熟知台灣大選容許公民提名,卻不大留意大陸也有;後者(無論怎樣陽奉陰違了)正好提供港人此番爭取民主提名權的一個切入口。

「公民提名」在大陸的各級人大選舉法裏清楚存在,所以是一種完全合法的民主程序,只不過大陸不用「公民」這個詞,而稱作「選民提名」(基層人大直選)或「代表提名」(縣以上的人大間選)。而且,人大採用這種提名辦法的門檻十分低,只需十位選民或代表推薦,便能成為候選人。對此,大家不必覺得奇怪,共產國家的憲法都寫得很民主很寬鬆,例如前蘇聯的憲法寫得簡直前衞,一般認為是全歐洲最開放最文明的憲法,但實踐記錄卻是另一回事。

大陸於1953年訂立《選舉法》,文革之後的1979年作大規模修訂,全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七九版本中的第二十九條講選舉提名,本來沒有「選民提名」、「代表提名」的辦法,其後在20042010年的修改版裏,都加進了,並且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的規格宣布的。2010年宣布修改的文本這樣說:十、將第二十九條第二款修改為:「各政黨、各人民團體,可以聯合或者單獨推薦代表候選人。選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聯名,也可以推薦代表候選人。」【註1

如此,「公民提名」的法律地位及作為一種「民主程序」的合法性,已經無可置疑。此前京港官員及其支持者指摘「公民提名」無法理基礎的說法,根本沒辦法成立。學生代表於特區官員對話之時,可提出這點,要求對方確認。

當然,當權派可以賴皮詭辯,方法有二。其一,聲稱在「一國兩制」之下,大陸的法理不適用於香港。不過,這個說法用在這個場合,港人絕對不會接受,因為按一般理解,「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基本原則就是,香港的法律要比大陸的寬鬆;如果特府官員要反其道而行,香港人就要反枱。其二,聲稱上述大陸的「選民提名」、「代表提名」,是用來選舉各級人大代表的做法,不能應用於各級地方政府的行政首長的選舉上面。

好,那麼我們再看看大陸本身的法規在選舉地方首長及其他最高級地方政府官員方面如何界定。

大陸於2004年最後修訂了1954年出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簡稱《組織法》),其中第二十一條如是說:「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三十人以上書面聯名,設區的市和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二十人以上書面聯名,縣級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十人以上書面聯名,可以提出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人民政府領導人員,人民法院院長,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候選人。」【註2

這就有趣了。香港特區的行政層級與省、自治區、直轄市大致相若;如果比照廣東省人大現屆七百九十名代表當中的任何三十人便可書面聯名提名省長候選人的話,則按比例,香港立法會七十名立法會議員當中的任何三人書面聯名,便可以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了。

如果京港官員硬要無理取鬧否定「公民提名」的話,那麼,改為以如此低門檻的「議員提名」(大陸叫「代表提名」),香港市民大概也可以接受呀!

再者,大陸的法律是如何規定提名委員會的權力的呢?在上述大陸的《選舉法》裏,相應的機構稱作「選舉委員會」,是完全沒有所謂的實質提名權的;該法第三十一條列名這個委員會的工作內容和權限:「由選民直接選舉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候選人,由各選區選民和各政黨、各人民團體提名推薦。選舉委員會滙總後,在選舉日的十五日以前公布,並交各該選區的選民小組討論、協商,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如果所提候選人的人數超過本法第三十條規定的最高差額比例,由選舉委員會交各該選區的選民小組討論、協商,根據較多數選民的意見,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對正式代表候選人不能形成較為一致意見的,進行預選,根據預選時得票多少的順序,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所以,這個委員會只有事務責任而無決定候選人名單的實權。此外,大陸的選舉過程中,沒有其他關鍵的委員會了。

毫無疑問,京港當權派發表的政改《白皮書》、人大常委會有關的決議,否定了「公民提名」作為一個民主程序的合法性,把確定特首候選人名單的實質權力收歸小圈子「提名委員會」所有,是一個既完全不符中國大陸法理、更徹底違反「一國兩制」精神的劣行。

前不久,有董建華年代的紅色高官說,如果香港是直轄市,選舉法規就可以寬鬆一些,指的大概就是上述事實。這就真的豈有此理!原來,港人三十年來支持《基本法》、「一國兩制」、民主回歸,到頭來得到的政治待遇,竟不及大陸的一個地方政府一個村。這到底是港人愚蠢,還是中共的騙術高明?

順便一提,大陸的法律縱有上述「選民提名」、「代表提名」的辦法,也不表示其體制很民主,因為她有起碼八種其他的手段和安排,足以抵消此二法的民主性。筆者附上「百度百科」的一篇詳細介紹和深入討論大陸選舉法中的提名問題的文章給讀者參考,裏頭便列出了那些手段和安排【註3】。


二、佔中有經濟影響但GDP無大損

經濟的體質愈好,愈能夠抵受各種突發的外來衝擊,問題是不少人計算衝擊的影響之時,會有各種各樣的偏見和無知,結果會誤導。例如,親政府的一些商會計算佔中導致的商戶生意損失,就只算現場商戶的損失;但就算那些商戶給的數據老實不假,這樣算法也大錯特錯。下面談談林林總總的謬誤,以及正確的看法做法。

佔中對總體消費的影響,可能正可能負,筆者的估計是接近零。佔中發生的地區,商戶總的來說會在佔領期間少做生意,但首先有四點要注意:

(一)有些商戶做的生意反而多了,例如在旺角佔領區附近的一些小食店,通宵達旦的生意也十分旺盛,肯定比平常多了。

(二)有些消費不在佔領區發生,就會改在其他地方發生,而不是消失了,例如有些人本來要在中環酒店吃下午茶,交通停頓了,就可能改在尖沙咀。

(三)佔中期間不消費,過後大都會補回來;約老朋友聚舊因佔中告吹,可以改期。

(四)有些消費有定時定點供應,錯過了就沒有了,即使如此,受影響的個人的消費水平也不一定下降,因為省下來的錢可在其他方面用掉。例如錯過了銅鑼灣某齣電影,消費者就可能把錢和時間花在買化妝品上面。

從參與運動的人士的消費變化看,也有三點值得留意:

(五)他們的消費內容可能在佔中期間有大變,但總的消費金額不一定減少,可能反而增加了,例如佔中者可能要多買黑色T恤、太陽帽、防曬膏、摺扇、解渴及提神飲料,少看電影、燒烤、遊船河等等。

(六)對運動參與者來說,這一兩周非常重要,有需要多消費一點也值得,所以期間的總消費額可能增加了。

(七)佔領區內的消費品供應,如茶水糕餅、保鮮紙、口罩、簡便雨衣等等,很多是其他人購買之後捐出來的,對佔領運動的人來說是免費的,因而消費量特別大(因為邊際效益大於自己的邊際代價,後者等於零)。

外地遊客在港消費量變化,則要留意下列幾點:

(八)這個月不來香港去別的地方,可能下個月或明年也要來。

(九)有可能大陸人對佔中有興趣,反而會多一些來港見識見識。事實上,十一黃金周陸客入境數字確比去年高了2.2%(見昨天《明報》專訊)。

(十)佔領區的酒店空房率上升,位於非佔領區的酒店空房率就可能下降;其他消費亦然。

簡單說就是,消費活動有時與空替補的可能性,佔中很影響消費的地點、時間、內容,但總消費額,如果看季度或全年數據,影響會很輕微,而且可正可負。因此,商戶之間儘管會有利潤轉移,但因為總消費受的影響不會大,商界總利潤變化也會接近零。其實,這個推理背後就是經濟學裏常常引用的「消費趨平理論」:一般人消費時序都是很平穩的,若有短期波動,之後的消費行為會傾向抵消這個波動,以至在較長的時段裏看,平均消費水平不會變。

消費是需求方面的活動。如果從生產或供應角度看佔中的影響,又如何呢?分析也差不多。生產若是在佔中時期拖慢或停頓了,以後可能會加快,例如要求工人超時生產,把損失了的供應量補回來。截至今天,除了有若干佔領區內商戶提早收工,卻未聞業界大規模停工的消息。

另一個片面的說法,就是佔中日子愈長,對商界影響愈大。經濟學101告訴我們,某變化的時期愈長,需求及供應的彈性便愈大,替代方案便更容易出台、落實,地區之間、消費類別之間的此消彼長或更明顯,但整體市場的供需水平卻會更平穩。佔中的確能引致一些短期效率損失,如消費者選用次優的替代產品、生產者採取優的供應鏈、交通工具要繞道等等,但若替代方案在較長時間裏能夠改善,效率損失反而減少。這正正是市場經濟的一個奧妙處。一些人出於偏見或無知,提出佔中對個別業界或GDP影響的天文數字,主要是因為未能全面正確考慮上述因素。

【註1】大陸《選舉法》2004年版本見http://www.jincao.com/fa/01/law01.32.htm;該法1979年原來文本及2010年修改決議見http://baike.baidu.com/view/105087.htm?fromtitle=选举法&fromid=6923068&type=syn
【註2】中文維基文獻由此法成立以來的歷次修訂版本,2004年的版本見http://zh.m.wikisource.org/wiki/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_(2004)
【註3】有關大陸選舉的提名權問題見http://baike.baidu.com/view/342668.htm

林行止: 硬橋硬馬不濟事 缺乏情商治港難

一、「和平佔中」的衍變,大出所有人與之有關的及無關的意料。「三子」的目標也許在癱瘓金融中心,令社會中最富有的一群受害,為了本身利益,他們因此會力說政府與示威者「和解」,對政改作出稍符港人意願的修訂;而百分之一有錢人利益受損的副作用有限,是可大快大多數港人民心,變相令「佔中」有較廣泛的民意支持。可是,事件的發展「大異其趣」,佔中只在金融中心外圍,金融市場如常運作,股市升跌有序,與「三子」原來的構想相去甚遠。

令人意想不到的發展,當然是「遍地開花」的「佔領」活動,不滿政改框架的不同政見組織,各據「街頭」,最直接的影響是「累街坊」,引起民怨;加上有若干
「問題人物」混雜其間,帶來不少「肢體衝突」,令警察疲於奔命且傳出警員「慶賀」暴徒打「佔中者」的消息(轉引自852郵報的《亞洲華日》報道)。非常明顯,這些均不在「三子」計算之中。經過長期醞釀規劃(頻密的「商討」)後,佔領金融中心活動仍全盤失控,這是香港社會多元發展的結果。從積極參與甚且反客為主成為此次要求修補政改框架的示威主導者「兩學」(學聯及學民思潮)成員的表現看,「多元發展」反映了港人尤其青少年學子的質素超高。

種現象讓不少向來抨擊香港教育制度不遺餘力者搔破頭皮。筆者的看法是,那是香港大專院校這二、三十年來吸納了很多受過西方自由學術洗禮學者(各位學者,請別說你們是為了香港下一代而回港,促使你們歸來的,主要還不是西方學術職位難求〔近年謀職更不易因而出現「博士外流潮」〕及香港有財力支付「具競爭力」的薪津!)的功勞,他們的學生和學生的學生,日子有功,終於調教出一批又一批嚮往自由、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青少年!當然,港人文明質素的提升,亦與這數十年來輿論界享有高度智性自由(Intellectual Freedom)而萬花齊放有關,在吸收知識層次,香港人比其他地區有更多樣化的選擇(有時一個載體中有兩種立論南轅北轍惟各自言之成理的文章),久而久之,港人便能夠憑己意分黑白、辨是非……。香港人的高質素,經過此次抗爭活動,舉世矚目,極受讚賞;只要善予運用,香港仍能夠在多方面綻放異彩,成為推動中國成為文明大國一股不可忽視的動力。


二、由於政府與學聯達成籌備對話共識,學聯將於本周五與政府舉行會議;無論國事家事,雙方願平心靜氣在公平條件下商談,「不和」便有望以「和諧」收場。由於國事紛紜且不懷好意的強敵環伺,「府學對話」不僅可令香港恢復常態(或確立新常態),還可讓北京決策層能夠全神貫注,處理千頭萬緒的國是。

不過,欲使「府學對話」成功(最低限度為各方勉強接受),北京無論如何要在三道鋼閘中鑿出一縫空隙(不要妄想人大「收回成命」!)。決策層應該了解,香港民憤這麼大(在坦克火箭之前,香港人桀驁不馴,肯定是無關痛癢的疥癬之疾;但香港人是同胞不是敵人,動武是下下之策!),皆因人大常委「定音」的政改框架,完全地徹底地絕對地沒有把香港民間有識之士的「最弱音」(最低度的民主訴求)考慮在內。為什麼決策者如斯漠視香港民意,高官藉此彰顯手握大權的威權固是事實,但假如行政長官與中聯辦上呈中央的看法一致,認為這類民意屬絕對少數、不足為患、不必重視(即使「佔中」實現,人數亦不過一千數百);若加上一些意氣用詞諸如受外來勢力左右,中央決策者作出不尋常決定便不足為奇。

者不知道亦不想了解中聯辦與特區政府的關係,惟以常識度之,兩者應是中央獲取香港政情的主要管道。特區政府代表建制的看法,理論上屬特區建制之外的中聯辦提供另一種看法;當然,兩者在原則性問題上不可能不一致,但細節上總應有些分歧和差異,如此決策者才能作出同時符合國家及香港利益的決定。可是,現在的情況也許是特區政府和中聯辦的報告如出一轍,管道有別惟同「管道」出氣。中央遂受誤導以致有刺激以萬計港人上街以至出現各佔據點示威的亂象。

為什麼特區政府和中聯辦會「殊途」同報告?這是否與中央聽取香港真實民情進而達成正確決定的原意相違背?此間有否涉及既得政經利益問題?也許不久後有答案。


三、行政長官梁振英的施政不孚人望,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不過,北京有另一套衡量準則,因此那不意味北京亦對他失去信心。

者認為梁氏不稱職無法技巧地推行北京的治港策略所持理由不外二端。其一是,不必諱言(過去多次在本欄指出),回歸後港人仍享有高度自由,六四紀念會、為李旺陽伸冤的活動、在內地屬非法邪教的法輪功可自由活動以至高喊「打倒一黨專政」的口號街招清晰可聞可見,便是成例(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百分之六十一受訪者認為香港傳媒有充分發揮言論的自由);然而,何以在梁氏治下,認同中國人身份的港人卻日少一日以至近來且形成「暴跌」的趨勢。這種現象,說明不得民心的梁氏治港「禍」延中國!其一是,梁振英政府無法疏導紓緩民憤民怨,讓公開籌劃一年多的「佔中」成為事實,要知道,以萬計的香港學生懷着和平與愛的心情集會靜坐示威,對中國在國際間的形象有極大消極影響,因為不知「就裏」的外人只知道這是北京的政策對港人不公。從另一角度看,梁氏在這段不短期間內無法撫平港人的不滿,更無法「分化」(個別擊破)建制外的反對派,其管治能力不及格,彰彰明甚。

有這兩宗對國家造成不利影響的「罪」,「雨傘運動」平息後,北京實應換上一個未必工作能力更高而是待人治事情商(EQ)較好的「愛國愛港」者(這種人香港多的是)來出掌此「封疆」重任。

不會做出任何讓北京臉上無光的事,是當特區行政長官不可或缺的任務!

林行止: 漂亮一仗含悲喜 勸退不是進更難


一、今天,「和平佔中」進入第十天。

非常明顯,在爭取真普選的民主運動(「雨傘運動」)路上,年輕學生已經走在「三子」和泛民黨派的前頭,成了無可置疑的領袖。

年人對公民提名的堅持及其感召群眾的魅力,大大超出梁振英政府的估算,當初也許有利用警(暴)力出「重手」施下馬威,向手無寸鐵的示威者發射胡椒噴霧及催淚彈(警方將之美化為催淚霧),便可以令示威群眾尤其是學生知難而遁,但這種「霹靂」手法,與當局所用的「軟實力」如一早拘捕多名學生領袖並超時拘禁以製造恐怖氣氛,不僅無法收到預期的阻嚇效果,還撩撥起市民的怒火、吸引國際傳媒注目以至成為報道焦點。事實告訴大家,特區政府的領導層夠狠夠狼,卻嚇不倒思想清明的年輕人,反而強化了他們的真誠意向。主權回歸以後,港人示威頻頻,香港早有「示威之都」的「美譽」,過去半個月來的群眾示威,集會的秩序和真摰,群眾的忍耐和堅定,說舉世動容,絕非誇大之詞;可惜就是我們祖國的媒體,用不着張眼看看,便不問底蘊,直斥非法!

學聯秘書長周永康日前向群眾表示,他們已經打了漂亮的一仗,還要繼續努力,以期打出勝利的一仗。筆者由衷地佩服打出這漂亮一仗的青年,也深知這一連串行動中,老一輩的民主鬥士,苦心孤詣地低調支持,全力以赴,刻意不再站在台前,只在背後成全;然而,對於港人最後能否如周永康所說贏來勝利的一仗,縱觀大勢,筆者深感憂慮。看事態的發展,一則以喜、一則以悲的心情,相信不少港人都有和筆者相若的交迭感受。


二、學聯代表與特區政府能在什麼時候以對等地位「共同找尋一條香港政改的出路」(「當朝」行政會議召集人說過一句意思相近的話),仍是未知之數,就是定出會談原則的前期籌備工作的議程,至今尚未理順。在這種情勢下,各界促請抗爭人士趕快撤出示威地點的「大合唱」,繞「港」豈止三日?!

於「各界人士」中,筆者對那些過氣政客、社會賢達和宗教領
袖特別感到失望,他們在沒有或未能說服當局為三度鋼閘鑿開一線「生天」的前提下,呼喚示威者撤走以避免流血收場,看似慈悲,實際是不分黑白、不辨是非,在政府不作絲毫讓步之下便勸示威者收傘回校歸家,豈不等於要示威者無條件投降?這些賢達和政客應向當局力陳利害,有點收穫後再勸說示威者,不是較合人情之常?對於帶領「毅行」鼓動群眾上街的宗教領袖陳日君樞機,值此關鍵時刻勸退學生,以筆者的俗世眼光看,那不過是「免責聲明」未來你們若飽受皮肉之苦甚至性命受威脅,與曾經鼓勵你們上街的本人無關!

同日(十月五日)發表聲明,請學生撤離示威現場的,還有第一屆行政長官、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要是對示威青年的勸喻是出於真誠的顧念和關愛,筆者真的希望他會像組織商賈富豪北上支持中央的香港政策般,把青年人的訴求和理念帶到北京,以冀做到真實的下情上達,讓領導人從他身上去理解港人何以對政改框架設限落閘的反彈;港人不是革命、不是造反,只是希望透過沒經挑選的選舉,維持港人仍有選擇自由的空間。香港人是忠誠於一國的理念、忠愛香港向有的自由!在什麼情況底下,人大常委可收回成命或給予香港選民有不覺窒息的自由選擇空間?

筆者亦想知道,李國能大法官,以其判斷,他是支持梁振英「依法」施政、鄙夷群眾「非法」爭取真普選,還是別有懷抱?

務員事務局前局長、本報網站專欄作者王永平等人的做法,值得大家鼓掌!王氏與天主教香港教區輔理主教夏志誠、大律師公會前會長陳景生及大學新聞傳理學者陳惜姿和杜耀明等二十四人昨天發表聯署聲明,要求政府盡快與學生代表對話,同時呼籲示威學生和平及保持高度警惕……有見地有建設性,遠非上述那些空有菩薩心腸的賢達高明!


三、自從學聯於九月二十二日啟動罷課、二十六日學民思潮的中學生加入聲援,過去這半個月來的群眾集會,迅速擴散,以「遍地開花」的姿態,增加據點;可是,「佔中」的和平與愛卻不能同步移師,集會到了九龍,《旺角卡門》(一九八八年王家衛導演的電影)般的黑氣淹沒「皇」氣與王道,示威人士即使同樣和平友愛,通統淪為遭人襲擊欺凌的目標;有一些像孝子賢孫出資僱用的「喊口」(廣州俚語,指昔日一些扮演後人哭喪以示死者生榮死哀的充撐場面的「臨時工」)的彪形大漢,以「生計」受示威者阻街之累,少了顧客上門,生意不振,禍及家中妻兒老母為由,過火地演出缺錢缺糧的涕淚交零,先是又跪又拜,繼而怒目睜眉,或粗口爛舌或動手動腳,就是想把守護佔領街頭的示威者轟走;不僅如此,還見揮動利刃的「生果獵人」,訴說他是如何帶備
生果刀,遍遊世界包括在旺角街頭的示威者面前舞動獨門的劈榴槤功!

簡而言之,意圖給示威者施加額外壓力的許多假情假義假動作,一擁而上。

包抄式的「蛙噪」不會咬人,卻足以煩死人;港人看在眼裏,傷感之餘,對於「真普選」的「真」意,漸有覺悟,倍加珍惜,大家都為守護立場據點、忠誠於信念而正直爭取他們應有的政治權利的青年人感到憂慮,卻也十分驕傲,那是非親非故更非虛擬的港人之間的一份關懷!

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對記者說,警察出動胡椒噴霧是清楚行動快將展開的先兆,隨之而來的手法會更激烈甚至兇殘,所以中學生需要迅速撤走,而走開並不代表失敗,不肯離開才是損失,別人出動橡膠子彈打你而你不走,送入醫院,就是失敗……。青年人說得很清晰,抗爭的目的,不是為了做烈士,而是爭取民主,參與抗爭的,多數明白幾天的集會不可能那麼輕易取得公民提名,要是未有公民提名前,學生已躺在醫院,那是毫無意義的犧牲。黃之鋒的想法,反映了年輕一輩並不盲目,亦不衝動,比很多成年長者更機智更穩重!

兩三晚前的旺角街頭,兇神惡煞的「遊人」穿梭,一臉稚氣的青年人坐在路中心接受訪問,記者問:「你不害怕嗎?」他說:「不怕!」然後補充說,「那些人兇巴巴就想嚇退我們,想我們放棄抗爭,我若害怕便中了他們的詭計……。」這位鬚根未長的小夥子,通過熒屏讓觀眾切實看到「無懼勇者」的真身,見識到香港要是沒有不合理的破壞和阻撓,前景應該是更有希望更為亮麗,因為眼前新一代的香港人,他們更懂事、更文明、更優秀、更有勇氣和承擔!

會對市民造成不便、對附近商戶的生意有影響,絕對是事實,因此招來怨尤,亦不全然是政治上的「假動作」,參與抗爭的小夥子早有歉疚的心理壓力,可是,攻佔據點是港人爭取真普選的一點可能的微不足道籌碼,他們怎能放棄?在策略上,他們該如何進退,怎樣凝聚取勝的力量,減少「累街坊」的活動?怎樣避免挑釁產生的磨擦和損傷?怎樣才能避過可能流血的「清場」?

政府與學生公開對話,事不宜遲。

王慧麟:美帝因素

響英國讀書嗰陣,老師經常提起,千祈唔好將所有憲政失敗嘅國家,全部歸咎美帝干預,咁樣好容易患上教條主義,神化美帝能力。當時佢舉咗伊拉克(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做例子,講到美帝根本上冇能力控制到薩達姆,出現咗個癲佬悍然揮兵科威特。

同一道理,將今次運動完全歸咎於美帝幕後操縱,都幾搞笑。問題係,假如呢個理論成立,咁樣北方人士同香港Hello Kitty領袖之類高人,連宇宙奧秘都識得解答同分析,冇理由任由美帝響香港予取予求,乜嘢反制能力都冇,係未?

暗嘅唔知,但明人不做暗事,美帝響今次運動方面,只係出咗兩招:

十月三日,美帝老千福出咗一份聲明,撐學生同政府對話。剛好呢,就係響好打得同Hello Kitty 領袖公布接受學生會面之後。


十月四日,幾位前任美帝駐港一哥,寫咗一封公開信,要求政府同學生對話。話就話私人身份,但外交官員,何來私人身份呢。所以件事相當有可疑。呢份文件之公布,就撞啱談判擱置,學生同政府打晒架,有傳會掃場之時。


睇完兩份嘢,其實同過去十九幾年,美帝對香港之政策同睇法,基本上不變:

第一,香港係經濟及金融中心,即係呢個係美帝之定位。冇話香港係政治中心,民主中心,美帝一定會出盡力幫手──搞好香港經濟而已。美帝暗地裡有冇做民主推手?唔知。

第二,兩封信都強調對話。換言之,從美帝之角度,香港方面點都好,有得傾,佢地就OK。傾乜嘢?鼓勵對話,即係對話係基本點,最低要求。不過,兩份嘢冇提到,對話一定要有成果。成果的意思,響學生來講,就係要公民提名同埋廢除功能界別,但係,正常人都知,呢兩個要求要實現,難於登天。既然係咁,除非學生轉軚,否則未開波就拉倒。

咁就去到第三點,拉倒?美帝會點睇?美帝會唔會背後搞搞震?

第三,維持香江繁榮穩定。即係隱含,大家齊齊在香港搵到錢就係最高原則。換言之,如果維持現狀有助搵食,美帝收貨。如果嗌交反檯會搞到大家搵唔到食,美帝就會出聲。

暫時睇唔到反檯會有經濟大滑坡,即係話,美帝可以收貨,就不會施壓。當然,如果北京忽然short咗肯放鬆,當bonus囉。

所以,香江因佔中真係導致經濟亂,美帝就越有理由介入施壓。依家親北方嘅支持者,猛唱香港經濟差,佢地未必知道,唱得經濟越差,誇晒張,隨時會引來美帝口實,讓美帝有理由迫北京出手解決。

美帝響香港事務,最叻謀定而後動,出手到point唔衝動。APEC當前,美帝睇準北京做主人家,要面子,要萬邦來朝,最怕美、日等國,因為香港武力鎮壓有情緒,忽然杯葛,派副手出席就頭痕。親北方人士,究竟乜嘢係大局呢?唔知道中美角力係點樣,應該響搵國際問題專家沈大師問個清楚!

古德明: 警黑合作,萬事可決

九月二十八日,梁振英政府出重兵,以暴雨般的胡椒噴霧,加上八十七枚催淚彈,連環襲向政府總部之外和平集會的民眾,務求民眾喑啞,民主呼聲消沉,一時民憤大起,銅鑼灣、旺角更有集會抗議。九月三十日,梁振英宣佈不必出動共軍:「我深信,香港社會問題,香港警察可以解決。」

社會問題,原來不必按民意處理,靠警察就可以。梁振英似乎是第一次公開說真心話。

清朝光緒三十二年,朝廷「宣示立憲,以九年為之預備」,結果卻是「假飾立憲及組織貴族內閣」,民主無非畫餅,「國內人心瓦解」。當時攝政王載灃致力以親貴居要津,名臣張之洞進諫,說輿情不屬,恐激民變。載灃說:「有兵在,吾不畏也。」張之洞退而歎曰:「不意今日聞亡國之言。」憂憤而死(《清史紀事本末》卷七十七、《清史》卷四三八)。二○○四年,中共「宣示香港普選,以十三年為之預備」,結果卻是「假飾普選及組織權貴提名委員會」,而朝上更連張之洞都沒有一個,只有鄭月娥、袁國強之流。他們無不篤信載灃的話:「有兵在,吾不畏也。」

當然,他們除了有兵,還有黑社會。十月三日,一群群蒙面大漢奉召而起,凶神惡煞般殺向旺角、銅鑼灣集會的民眾,見不還手者就飽以拳腳,見婀娜女郎就施祿山之爪,警察在旁,連聲慰勞之外,還協力同心,護送行凶者離場,一一釋放。集會市民被打傷被非禮,則是活該。傷得最重的熊柏基,頭破血流,反而被警方拘捕,罪名是「公眾地方毆鬥」。梁振英「競選」行政長官期間,黨羽范椒芬出席黑社會晚宴,事情一直撲朔迷離。這一次黑社會勤王,終於清楚說明了梁振英的江湖地位。

唐朝安史亂後,兵制敗壞,軍人、黑社會狼狽為奸。《酉陽雜俎》前集卷八載:「街肆惡少,率髠而膚劄(剃頭紋身),恃諸軍,張拳強劫」。京兆有個惡少,號三王子,力能舉巨石,多次犯了死罪,「皆匿軍以免」。後來楊虞卿任京兆尹,聽說三王子又恃惡橫行,即令五百人捕獲,閉門杖殺,判詞說:「鏨刺四肢(圖刺遍身),只稱王子。何須訊問,便合當辜(抵罪)。」新香港沒有張之洞,自然也不會有楊虞卿。我們只見保安局長黎棟國斬釘截鐵說:「所謂『警黑合作』驅逐集會民眾,是捏造事實,是非常過分的指摘。」原來攝影機之下,警黑攜手襲擊和平抗議者,無非海市蜃樓,無非上帝捏造的欺人幻象。

香港頗有些人不計較為政者謊話連篇,也不介意警黑合作「解決社會問題」,但是,對集會民眾阻礙交通影響經濟於一時,卻嘖有煩言。到香港變得和大陸一般無二的時候,希望他們不要對着子孫懺悔。

2014年10月5日星期日

中國大帝國,應有大心胸!/文﹕南方朔

早年我讀書和研究,就對「社會控制」的現象和討論著作很感興趣。所謂「社會控制」,是指一個政府對不欲的現象,特別是群眾性的行動,採取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將行動制止、壓制,以及轉化掉的方法。

近代最著名的乃是19601970年代,由於社會變化,一整代的美國大學生和黑人青年起而抗爭,他們的抗爭持續了10多年。在學運及民權運動最激烈的時刻,美國人甚至認為美國已到了革命邊緣。後來各種美國特務機關的控制手段被揭露,人們終於發現,美國的軍警特在學運時,至少殺害了14名學生,其中又以 19705月國民兵在俄亥俄州的肯特州立大學開槍,一次殺了學生4人、傷8人最為嚴重;除此之外,當時聯邦調查局有個辦公室遭竊,將所獲的資料刊登,聯邦調查局有個COINTELPRO的計劃,其中的內容包括派遣特務滲入學生團體,找出有影響力的學運成員,用醜化、挑撥或向家長施壓,要他們退出運動;學運中的老師會被施壓解聘;會動員黑道出來鬧場破壞,會製造事端醜化運動;製造衝突,使學運走向激烈化;收買及施壓媒體,對運動加以扭曲等。當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塞爾(Kirkpatrick Sale)就寫了一大本《學生民主學社》,對學運作了全程的紀錄,美國政府的所作所為歷歷在目。

除了美國對學運的社會控制是個樣辦外,台灣的民主發展同樣也是一面鏡子。台灣的民主化,過程非常坎坷,曾付出極大的代價﹕

台灣民主發展的一面鏡子

(一)台灣民主發展初期,國民黨為了壓制,許多人都被學校機關解聘,生活非常艱苦;另外有些人,例如寫《蔣經國傳》的江南(劉宜良)、旅美的反對領袖陳文成教授,以及台灣黨外運動領袖林義雄家人,都被奇怪的殺死。江南被殺案,因為是在美國殺人,後來被美國偵破,才發現原來是台灣的軍情局利用黑道幫派「竹聯幫」,派殺手到美國去政治暗殺。江南案因為是在美國殺人,才得以偵破;至於陳文成案和林義雄家人案,因為是在台灣殺人,當然殺了也就殺了,成了永遠的懸案。但由江南案,至少已顯示國民黨和台灣的外省人幫派的密切關係。太陽花學運時,「竹聯幫」大老白狼就站出來挺國民黨,去鬧學運的場。因此有人遂說國民黨在台灣是「黑白共治」。

(二)台灣在黨外正式發展之初,只要反對派每次集會,國民黨都會派人去鬧場對罵,其目的是要藉着這種挑釁式的對罵,來造成反對派只會和人對罵,沒有水準的印象。當年台灣就有一群所謂的「疾風集團」,就專門負責鬧場。

(三)國民黨的文宣部門,製造出一些「小市民的心聲」和「南海血書」之類的文件,表示小市民只想安穩的過日子,反對派會影響安定、影響到市民的生活;甚至會造成動亂,使台灣像越南陷共、人們漂流南海一樣。國民黨的文宣,把爭民主說成是洪水猛獸,也企圖製造「只要安穩過日子,不要民主動亂」的輿論。

(四)最後是國民黨炮製出高雄事件,在反對派集會時,大舉動員憲警,製造衝突,然後大逮捕和軍法大審,台灣的民主反對派幾乎全部被捕。


一個政府再狠,也敵不過民心

不過,國民黨為了鎮壓民主運動,雖然使盡一切手段,但愈鎮壓,人民的憤怒反抗日甚,最後黨外人士宣布組黨,國民黨已不敢繼續壓制。但正因為國民黨過去曾長期的政治逼害,那些冤仇至今仍然存在。這也顯示出,一個政府最好不要壓制人民的民主要求,一旦流過血、抓過人,人民的民主呼聲,就會轉變成憤怒和憤恨,一旦有了憤恨,國家的團結和認同,就會嚴重受創。一個政府再狠,也敵不過人民的民心。

因此,香港的大學生和市民發起爭普選的運動,這是香港人正當的權利,如果北京領導人有足夠的智慧,香港如果真普選,一定會替中國加分不少。但可惜的,北京及港府卻把真普選看成是洪水猛獸,甚至動員出了可能是黑道的勢力,「以人民對人民」的方式意圖壓制,甚至引發衝突和流血。縱使身在台灣,當我知道事態已往這個方向發展,我也覺得悲傷。香港的情勢,根本沒有必要走到這個地步。

最近我在台灣發表了文章,我就特別引用了18世紀英國思想家暨政治家愛德蒙.柏克(Edmund Burke1775322日在英國國會演講時所說的「大帝國要有大心眼」。當時美利堅殖民地為了印花稅問題已開始反抗,英國則開始壓制。柏克等反對壓制,他認為英國既然是個大帝國,心胸就要大,應作出具有偉大內涵的事,因此他反對壓制,認為要尊重美利堅民意。他指出﹕「大帝國和小心眼乃是並存的病。」可惜的是,他和許多人的精闢見解並沒有發生作用,所以事情愈鬧愈大,1776年美利堅人民終於通過「獨立宣言」。美利堅問題雖然已不能回頭,但柏克所說的大帝國不能小心眼,卻成了世界名言。

今天的中國無疑是個新興的大帝國。此刻的中國最需要的是改變以前那種防衛心態,心胸變大,尊重不同的意見,創造新的偉大精神和作法。因此我相信,如果北京能在香港真普選問題上作出歷史性的妥協,北京一定會獲得全世界的尊敬,北京就會成為最大的贏家!

丘亦生:「佔中」者所不知的貢獻

科技大學經濟系教授雷鼎鳴上周發表題為《「佔中」者所不知的責任》的文章,指佔中令港股於上周一及二累跌逾700點,相當於蒸發7,000億元財富,即使打個五折,每名示威者也帶來500萬元的損失,是為佔中者的責任。我再三細味雷教授的邏輯,越看越不明所以,斗膽提出幾
項疑竇。

首先,佔中的構思提出近兩年,用股市的術語,即是人家的announcement已發佈兩年,現在正式落實「交易」,難道股價現在才反映?若果市場是有效率的,照計早早已將佔中的消息考慮在內,未反映的,只能是市場原先預計不到的。甚麼是市場預計不了的,是佔中提早了幾天行動嗎?還是想像不到政府會出動催淚彈?若果是後者,震散港股的,會否其實是港府使用過度武力的因素。

退一萬步說,若果市場真的缺乏效率,到上周一才如夢初醒地發現佔中,但又是否可以把所有跌幅都歸咎佔中呢?外圍及內地因素的比重如何?又有多少是噪音?不釐清有關因素,便不容易解釋港股上周五何以於低位大反彈500點,難道又是佔中的帶挈?


佔中說了兩年 上周才反映?

股市升跌來評價一項社會行動,本來就不嚴謹,而且容易犯駁。我也可以說,72日預演佔中,警方拘捕511人,但當日港股升358點,進賬3,000多億元市值,相當於每名被捕的示威者為港股投資者帶來6億元財富。再者用股市下跌來比喻損失,也不一定貼切。因為投資者一日不沽股,一日未埋單計數,賺蝕只是虛數,並不代表你荷包內的錢。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便曾說過,每當股市下跌便以為輸錢的想法是謬誤。股價從不等於金錢,它只是投資者對這家公司價值的最佳評估,只是一個想像,當中只有少數人會用這個價錢付諸行動。

因此,一場股災後很多人會問,這麼多人輸了錢,這些錢去了哪裏?答案是,除了那些高沽低撈的人以外,其他來不及沽貨的股民的財富,都是無聲無息地蒸發了。因為這些賬面的浮華,從來都不是真錢。賬面損失及實際損失可以大不同,甚至是兩回事。

第三,股市未必反映經濟損失,中資股目前已佔逾恒指一半比重,令港股與內地股市的相關系數大增,港股反映本地經濟因素的比例越來越少,反映內地因素越來越多。佔中的實際經濟損失,港股已無法準確反映。

佔中當然會局部影響民生及經濟活動,並會反映在日後的GDP之上,我估計除了被佔領街道的商舖會有直接打擊外,其他地方的影響並不顯著,當然政府自會有它的一套「版本」。我想對那些很看重「搵食」的人士說,佔中這盤賬不是一味有入無出的。

被雷教授形容為「傑出」的麻省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阿森莫古(Daron Acemoglu),年初曾發表一份研究《Democracy Does Cause Growth》,探討走向民主與經濟增長的關係,他考究了19602010年間一系列國家民主化及其經濟表現的數據,發現一個邁向民主體制的國家,長遠人均GDP平均會提升約20%,無論民主起步時的經濟發展水平高低都適用。


民主有助GDP增長

認為,民主之所以能夠帶動經濟,是因為會鼓勵更多投資、教育,引入經濟改革,改善公共服務,及減少社會不穩。引用阿森莫古這個發現,若果今次佔中能打開香港民主的困局,則香港的人均GDP有望額外增加兩成,以2013年本港人均GDP 3.8萬美元及720萬人口計,即本港GDP會上升550億美元,假設參與今次佔領行動人士有7萬,則每人可為本港GDP貢獻610萬港元。這是比股份市值更實在、更能讓普羅港人直接受惠的GDP,由這角度看,可以看出佔中者對長遠「搵食」的貢獻。

搵食重要但並非所有事都要用搵食來衡量價值,我們只希望有一個market economy,而非變成一個所有價值都要量化成金錢的marketsociety。雷教授的立論,恐怕會加強外界對經濟學不外乎是一堆常識的感覺,亦更引證了「Economists know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and the value of nothing」的說法。

相比於不影響太陽照常升起的股市起落,我更關心這場運動中為香港打拼未來的同學安全,他們所展示的公民質素,有錢也買不到。

明報社評:一國兩制信心新低 30年勾勒對港變化

「佔領中環」困局昨天有向好的發展,原來留守特首辦外的一批市民,同意撤離,學聯也正在籌備與政務司長的會議;然而,倘若以為過去一星期香港社會的抗爭,最終以學聯能夠與林鄭月娥展開對話,就以為已從薄冰上走了過來,從而認定民間對政改決定的反彈銷聲匿迹或強度減弱,那是錯誤判斷,因為從這幾天的事態可見,第二次大規模的抗爭或許就在不遠。香港今天面對的問題核心,不在於某一次或兩次的事件處理思維或做法,而是中共對港政策能否讓香港巿民感到是信守「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9 26日是全港中學生罷課日,這天亦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日子;30年前的926日,中國及英國在北京草簽《中英聯合聲明》,兩國就香港回歸中國以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達成協議。經歷長時間談判,中間波折起落,《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一定程度為曾經陰霾密佈的香港前途帶來信心。如今30過去,早前港大民研公布的民調顯示,港人對「一國兩制」信心跌至1993年有調查以來的最低點。香港社會由1984年的對未來期許,變成今天的信心負數,勾勒出來是中央對港政策的變化。

《中英聯合聲明》草簽之時,中國的改革開放仍在摸着石頭過河,絕大部分地區還處於文革後的休養生息階段,生產力及經濟發展比當時的香港遠遠落後。意識形態方面,港人對中共建政後歷次政治運動猶有餘悸,在難以取得全面信任的政治氣候下,《中英聯合聲明》成為港人對未來投以信心的保證之一。這是不容否定的客觀事實﹕香港社會對中共的信心、對「一國兩制」的信心,乃至對香港未來的信心,是從脆弱不堪的基礎上,一磚一瓦日復一日搭建出來。因此,面對香港問題,必須誠實面對歷史真象,否則便會以為順利回歸是必然,甚至誤以為對「一國兩制」充滿信心也是必然。


必須誠實面對歷史
順利回歸不是必然

此,港大民研早前就「一國兩制」信心的調查數據並非令人意外。近年中港之間關係變化,加上就政改的爭議及人大常委會的拍板結果,香港社會對中央的期許大打折扣,從而質疑「一國兩制」的實質意義。數字最能說實話,這項調查從1993年開始後,「對一國兩制有信心」的數字一直上升,1997年回歸年的數值,由 1993年的44升到57,之後一直在此一幅度內保持穩定。2003年雖然一度下跌到50大關,但之後反彈,衝到2007年及2008年的超逾70。此後急速下墜,終致出現今年最新數值的37.6

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之後的13年過渡期,以至於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的漫長歷程,中央及香港在此一過程摸索出深刻的對港問題認知,即香港的事交香港全權處理,中央不置喙。這種「積極撒手不管」思維,帶出回歸歷程當中互信的蜜月年代。儘管有看法是,中港在回歸初期未能融合,對本港經濟長遠發展帶來影響,甚至有說這是某些人刻意阻礙融合;然而,即使如此,中央仍然放手讓香港處理內部事務,自己則隱出香港政治及社會舞台,巿民甚至連中聯辦主任是誰亦不甚了了。如此,香港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巨大空間游弋,一度有機會為史無前例的「一國兩制」立下證言。

誠然,兩種迥異的社會及經濟制度的接合需要耐性,但更重要的是信任;可惜的是,從1984年業已存在的信任近年開始質變。究其原因,其中之一是所稱的「分裂勢力」,例如打出龍獅旗或針對內地遊客的做法。這些本是多元化城巿不能避免的情狀,只需把類似言行放在 700萬人的框架,人們自會知道這僅是個別做法,詎料卻成為一些人認定香港「變質」甚至「港獨」的所謂「證據」。從而引伸出極具爭論的命題,把本來就是中國一部分的香港,扯進夾纏不清的「統獨」以及「國家安全」漩渦。

類似的不信任在政改爭論顯露無遺,「公民提名」北京不認同,但連溫和泛民甚至開明建制派的方案亦未被接受,推出保守的政改框架,聲稱方案「不可撼動」,加上此前國務院發表的一國兩制白皮書帶來的衝擊,「對一國兩制信心」調查出現歷來最低點,自屬必然。本報兩周前的「中港矛盾怎麼辦」系列引述民調指出「愈依賴愈生厭」,便是現實的反映,今日的「中港矛盾怎麼辦」(刊A14)則指出令人關切的走向﹕年輕一代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淨值跌到負37個百分點。這些警號不能置諸不理,香港的下一代若持續對「一國兩制」信心下跌,城巿建設硬件再美輪美奐,都難以挽回失去的信心,同心建港則是無從說起。


年輕一代漸失信心
警號切勿置諸不理

過去的8天,香港多個地點有大量巿民佔領集會,其中更是青年佔多數。這在客觀上說明了,巿民以行動表達對保持香港核心價值的堅實理念,而他們走上街頭的原因,正是眼看這些鐫刻在《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一點一滴消失。事實上,令歷史唏噓的是,30年來的中央對港政策的變化、21年來的香港民意對一國兩制信心的減弱,一一發生在全民就業經濟暢旺的今天,恐怕這是1980年代擘劃「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中共領導層當年難以預想的情狀。失去了的信任如何重建、未來兩地關係會往哪裏去,這一切質疑必須妥善解決,否則的話,前路只會愈加崎嶇、人心更加波動、社會反對運動會更多。

信報社評: 化解矛盾必先揚棄陰謀論和敵意

佔領中環演變成佔領不同區域的示威活動,參與人士絕大多數出於自發性,因此顯得群龍無首甚至進退失據;正當部分佔領者同意撤離集會地點之際,另一部分示威者即時反對,堅決留下來「直至清場」。大型群眾運動欠缺核心人物帶領,既讓人感到場面充滿着失控的憂慮,但同時卻可以反證,這次史無前例的抗爭,是大量市民對更大程度民主政治制度的集體訴求,背後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陰謀,中央和特區政府切莫以有色眼鏡視之,斷乎不可上綱上線把佔領活動定性為「亂港賣國」,否則透過對話解決問題的渠道將會被堵死。

自從佔領活動開啟以來,不但謠言滿天飛,而且各式各樣的陰謀論紛至沓來,最有「市場」的講法是美國政府煽動反對派搞亂香港,從而達成其阻撓中國崛起的目的,情況好比席捲歐洲以至於中東的顏色革命。然而,不管白宮有什麼想法,有過什麼動作,大家看到的是,香港示威者不但展現了叫國際社會讚嘆不已的文明態度,佔領區內自動自覺清理垃圾以及分享糧水,英國《獨立報》形容為「史上最有禮示威」,而且示威者從來沒有要求推翻現有政權,最激烈的口號也不過是「梁振英下台」罷了,跟政權更迭的顏色革命不可同日而語。

國《紐約時報》指出,即將於下月在北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的總統奧巴馬,無意捲入香港的佔中事件,試圖避免訪華之行遭騎劫,畢竟中美雙方還有更多更重要的議題必須商討,包括伊波拉疫情、氣候變化、伊朗核問題及反恐等等。雖然部分香港示威者也許會對於美國「沒有說三道四干預中國內政」感到失望,不過這種失望反而有利於撇除不必要的節外生枝,讓北京清楚認識到示威者並不是反華惡勢力的馬前卒,所爭取的依舊是政改,不是政變。

太多的陰謀論無助於平息風波,只會火上澆油,掌權者固然應該拋開偏見,坦誠與示威者對話,示威者亦應該揚棄敵視態度,嘗試與掌權者溝通。就以佔領區內所發生的一連串暴力衝突為例,其中有疑似黑社會分子藉故滋事確是事實,可是示威者倘若一口咬定警方包庇縱容甚至「警黑聯手」,也似乎失諸偏頗。誠然,防暴警察在佔中啟動之後悍然出動八十七枚催淚彈鎮壓是值得商榷的過度武力,而且直接將數以萬計滿腔義憤的市民激發到街頭抗爭,不過在缺乏證據支持之下,鼓吹警黑聯手論徒然把問題複雜化,不是有利展開對話的明智之舉,對警隊也欠公允。況且,我們如果將執法者推向誓不兩立的敵對面,勢必損害社會的穩定安寧,對香港的遺禍將是深遠的。

紛紛擾擾的佔領活動持續多日,目前比較大的共識是社會各界呼籲示威者撤離集會現場。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發出公開信,以父親的心懇請學生千萬不要作無必要的犧牲,退一步不等於放棄與失敗,給對話一個機會,促重開道路。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在報章發表聲明,懇請學生立即撤離抗議場地,不然人身安全將面臨危險。連前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楊鐵樑也勸示威者用言語和文字去討論事件,進一步爭取其訴求,會遠比用肢體來表達有效得多。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亦認為,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是對話,不是對峙。事實上,無論從示威者的人身安全出發,還是出於對社會民生急須回復正常考慮,停止佔領行動此其時矣。

事態發展至今,社會撕裂至此,香港臨崖能否勒馬,關隘在於矛盾雙方放下偏見和猜疑,不要讓甚囂塵上但缺乏證據的陰謀論支配大腦,學生哥們須明白每行一步對香港的未來舉足輕重。正如前特首董建華昨天表示,今天的學生當中,會有香港將來的特首。

香港是七百萬人的家,套用反家暴的宣傳口號,贏了一場交,輸了一個家,值得嗎?

劉銳紹﹕用大智慧解開大困局



危城告急,佔領運動的部分參與者與當局取得默契, 決定撤離部分佔領區,努力解開眼前官民僵持的困局。這正是進退有度的策略。不過,至截稿前形勢仍有變數,組織者希望與政府進一步明確細節,才能真正解結; 此外,還有人不願離開佔領區。不過,部分撤離的決定畢竟是打開活門的辦法。(但當中可能有「無間道」之嫌,當局須考慮日後對互信的傷害。)
連日來,我在各佔領現場穿梭,與各方接觸,25年前我在北京採訪的情景重現眼前。在此,應該讚賞撤離(但不是全部撤離,而是保持政治張力)的決定。大家必須吸收「八九民運」的經驗和教訓,避免「六四」慘劇重演。無人願見,當年北京的血肉長城變成今天香港的血浴長街。
3點經驗值得總結
這次佔領運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有3點經驗值得總結:一、在關鍵時刻必須形成團結的領導核心,作出理性決定,避免群龍無首、政策多頭而飄忽、易生偶發事件的危險,否則有些亂象已呈,日後更難控制。
我觀察:在政府總部現場,學聯的主導性比「佔中三子」強(因為在場多是年輕人,熱情、熱誠、熱血無可質疑);但在全社會的層面,「三子」的影響比學聯大 (因為不少人認為學聯「激進」,「三子」則經驗較多)。有人形容眼前形勢:學聯領導,「三子」輔助,泛民隱形。這正是運動容易失控、令人詬病的危機。
「八 九」民運期間,不少學者曾給學生很多意見和勸告,包括現場呼籲和公開信,但有些溫和的意見未被學生接受(例如與政府談判要照顧現實的可行性,不要擾民等 等)。現在,學聯、學民思潮和「三子」基本上能夠合作,但可以加強,減少分歧或疏離,把學生和學者、青年熱情和成人經驗有機地結合起來,令運動成效事半功 倍。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要提高警覺,因為更危險的是,在政總以外的佔領區,已不是學聯和「三子」可影響的地方。
二、應收縮佔領範圍。我早 前提出這個意見,被人大罵,但我還是要提。「八九」民運時,學生佔領天安門廣場,離開居民生活區,影響較小,但學生初時在老遠的街道設立關卡,攔截車輛, 也引來民怨。香港這次衍生出來的佔領區(旺角和銅鑼灣)在鬧市之中,令這次運動增添不易駕馭的複雜性。組織者如果聚焦在金鐘附近,騰出通道讓公務員上班, 既有利管理場面,也鞏固陣地,保持日後談判的籌碼和政治張力,實質上也是減少民怨,鞏固市民對運動的支持度。
三、在運動過程中,外界擔心組 織者和參與者會出現絕對自由的「無大佬文化」,或者盲目的英雄主義甚至烈士心態。如今,有參與者決定撤離部分地區,同時尊重留守者的決定,是明智的。記得 198954日,是五四運動70周年,大遊行後隊伍抵達天安門廣場後,學生領袖周勇軍公開宣布:人民訴求已經表達,大家回校復課,繼續爭取。周勇軍後 來被罵「軟弱」,但事後再看,他所做的正是在關鍵時刻作出不失立場的彈性處理。
也許組織者會擔心部分撤離會導致全面失守,但大家(包括不願 撤離的人士)須知道,爭取民主是一場持久戰,而不是4棒就可以走完的接力賽;大家要經過多棒交接,自己未必是最後一棒,但只要走好自己一棒就好了。必須思 考:怎樣才能把群眾運動的先鋒作用,轉化和鞏固成為後繼力量?這是社會運動的重大課題,忽略了就容易失去方向。同時,也要對非理性的突發事件有充分的估計 (當年學生對鎮壓的估計不足),在此危險情况下退卻,不是懦夫,而是策略。也許大家不怕犧牲,但緊記不作無謂的犧牲。保留實力,作長遠計,戰略性調整不是 退縮和失敗。經驗證明,能放能收,才是大智慧。更重要是,須防有人故意冒進,實搞破壞,導致整個運動毁於一旦。
必須指出的是,昨天的變化, 反映香港社會的主流仍然是和平、理性和非暴力的,同時是懂得策略性堅持和敢於繼續爭取的。在緊急時刻,各方人士發出勸退的呼籲,形成一股溫和而理性的力 量,抵消了激進的浪潮,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昨天這個有緩和迹象的形勢要堅持和發展下去,這也向北京顯示,香港人的主流質素是成熟的,是有足夠條件實行真普 選的,毋須處處落閘。我想,這個成果鞏固下去,顯示出理性的力量,再據理力爭,這就是這次運動的即時成果,日後還可以擴大。
政府也要辦實事
勢稍鬆之後,政府也要辦實事,不能光要求民眾退讓。首先,政府可宣布開放添美道和添馬公園讓民眾集會,這裏不擾民,只影響交通,間接把「非法集會」轉為合 法集會,釋出一絲善意。各地的清場行動不宜急躁地進行,以便組織者呼籲民眾撤離旺角和銅鑼灣,聚焦金鐘。即使有人留下不走,也應逐步勸退和處理,令局勢逐 步降溫。警方同時要遏止鬧事者,以免節外生枝。
其次,眼看爭取真普選的民意如此清晰、強烈,中央和港府應調整定位(即使一下子不能改弦易轍),減少鬥爭語言。至少,到目前仍沒有發現外國勢力介入這次運動(新聞報道不算是介入),內地也有不少人提出「柔性管治」的聲音,此刻正是調節政策的時候了。